劉振偉:糧食法等涉農法律加快立法修法
發布時間:2014-03-10 新聞來源:新華網
3月9日,全國人大有關負責人在大會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就“人大立法和監督工作”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。在回答本報記者“本屆人大常委會在涉農立法方面有哪些考慮”時,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振偉表示,涉農法律在本屆常委會的立法中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,列入本屆五年立法規劃的有制定糧食法、農村扶貧開發法,修改種子法、森林法。
據劉振偉介紹,“糧食問題在我國是一個始終不能掉以輕心的戰略問題,我國人口增加、耕地減少、消費水平提高、資源負荷重的趨勢不可逆轉。”劉振偉說,糧食法涉及的內容比較多,生產、加工、流通、消費、宏觀調控、保障措施等,面比較寬,有三個重點:一、保證糧食的供給能力。調動主產區和生產者生產糧食的積極性。二、分清責任。一個是中央和地方的責任。另一個是銷區和產區的責任。三、對糧食的宏觀調控作出規定。“糧食法正在征求意見,全國人大農委已經介入,準備加快這部法的步伐。”
劉振偉同時指出:“種子法自2000年開始實施,當時為了推動種業多元化,目前該目標已達到,但帶來的副作用是現在的育種資源較為分散。我國種子企業比較多,但比較小,競爭力不強,所以現在準備把建立現代種業制度通過修改種子法確定下來。”劉振偉說,本次修改的內容較多,重點有三方面:一、完善育種創新體系。二、劃清政府和市場的責任。“種子法的修改目前正在征求意見。”劉振偉說。
在修改森林法方面,劉振偉表示此次修改重點考慮兩個方面的內容:一、把集體林權改革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。二、林業的發展方式現在要轉變。林業的發展方式向生態建設方向發展,保護好青山綠水。
關于制定農村扶貧開發法,劉振偉說:“我國反貧困是一個長期性的任務。該法由國務院扶貧辦和全國人大農委共同起草。”主要有三方面:一是創新扶貧開發方式,要把扶貧從過去的輸血向造血轉變。二是要提高貧困地區的教育水平,“不能讓貧困代代相傳”。三是要建立科學的扶貧標準,扶貧對象識別、扶貧重點縣的確定和退出機制。劉振偉說:“下一步要作出一些規定,該戴帽子的戴帽子、該摘帽子的就摘帽子,不能讓貧困縣越扶越多。”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
分享到: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