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覽設計行業遭遇危機
發布時間:2014-01-14 新聞來源:一覽展覽英才網
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,會展行業也發展的越來越好, 2012年中國共舉辦展覽7813場,相當于每天超過20場,較上年增長14.3%,其中北京、上海、廣州舉辦的展覽會占全國比重的22.4%;會展行業去年全年產值達到3587億元,帶動就業1950萬人次。然而出現眾多展會新行業,作為服務性的第三產業的會展設計行業就是其中之一。
近年來在我國,會展業“下游”設計公司的設計被盜用、被侵權已是“家常便飯”,一直以來行業內都保持著“民不報,官不究”的生存狀態。設計師的勞動成果為何屢屢被剽竊?會展設計企業為何“膽小怕事”不維權?中國會展設計行業將何去何從?
經過了解,不少設計師表示:“設計很容易被別人重復,并且很難認定別人是抄你的,因為一般都是局部抄襲,完全照抄的少。”而且設計行業是你設計完了,執行的時候出了問題,那你就白設計了,拿不到你應得的,這種現象并不是一個例,而是行業內普遍現象。
隨著會展業競爭趨于白熱化,不僅“上游”會展組織機構費盡心機吸引目標企業參展,“下游”展位設計公司對參展企業也競相示好。一般來說,當一家參展企業確定以自行裝修展位的方式參展后,很快便會收到四五家乃至更多展位設計公司伸出的示好,表達為其設計展位的意愿,有些“急性子”的公司甚至主動“奉”上展位設計圖。然而,殘酷的現實是只能有一家公司獲得“青睞”,而其余的得不到任何形式的補償。參展公司還往往在五六家投標設計公司中,挑選報價最低的那家,然后將其他幾家的設計理念和圖紙免費使用。即使如此,眾多展位設計公司似乎仍然“樂此不疲”,一次又一次重復做著“無用功”,而參展企業“悠然”的享用“免費的午餐”。
針對以上問題,律師認為,造成這一狀況最主要的因素是侵權界限過于模糊,且設計價值難以量化,“我們目前的法律條例已經能夠覆蓋到展示設計侵權的領域,但由于設計的風格程度更新速度比較快,設計的認定非常困難,申請專利需要時間,認定著作權也需要嚴格的比較,如果對方有些微改動,即不會被認為是抄襲。此外,主張損害也比較困難,展覽如果比較順利,有多大的功勞屬于設計方面較難界定,并且成本會很高。所以法律保護不知從何下手?
作為設計師如果你的設計被抄襲你怎么看?作為平常人“民不報官不究”的事情你怎么看?作為行家你認為展覽設計行業該怎樣改善才能發展的越來越好,越來越“正氣”。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
分享到: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